诵读对你有什么好处?
蓝彬老师爱茶,也爱书。他说,读《茶经》的过程,就是在和陆羽对话。这些答案,都可以在《茶经》中找到。
陆羽的《茶经》是一个茶者的必读经典,本书融会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,是第一部茶文化百科全书。
同时也是茶道美学的集中展现,言茶者莫精于羽,其文亦朴,雅有古意。中国唐代煮茶法、宋代点茶法、明清泡茶法均以陆羽《茶经》为根本。
本书共七千多字,文字优美,言近而指远,值得学习茶之人反复阅读。
【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】《陆羽茶经诵读》一本书的出版是方便茶者们以经为师,以本为本,反复诵读而为。
我认为这种笨方法是学习《茶经》的最佳方法。诵读本身便是一种修行,《说文》云“诵,讽也。”“读,诵书也。”
我们学习《茶经》如果知识默看,只用到眼睛这么一个感官,而诵读确实出于口,成于声,而畅于气,于是诵读有了不可思量之功效,梅曾亮在《柏枧山房文集·与孙芝房书》中指出:“夫气者,吾身之至精,以吾身之至精,御古人之至精,是故浑合而无有间也。”
我们学习古人大致从三个方面入手:文字学、音韵学、训诂学,陆羽无疑是这三方面的大家,曾经参与编写《韵海镜源》,这是一本音韵学方面的巨著,由此可见,陆羽在唐代是位音韵大家。
《茶经》是一本音韵极美的著作,读起来像《诗经》,又如汉赋一样美,本书从读音与断句入手,花很多时间去校正一个字的读音,一段文字的断句,都是为了让《茶经》读起来更有韵。而《茶经》文字音韵之美也只有亲身去诵读才可得其妙。
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鼎在《与陈硕士书》中说:“大抵学古文者,必要放声疾读,又缓读,只久之自悟;若但能默看,即终身作外行也。”我学习茶经以来便一直以诵读为根本,在诵读但过程中发现一些字但读音看似简单,其实要读好非常不容易!
《陆羽茶经诵读》一书对一些容易读错对字都做了注释,这本书只是方便诵读,所以基本不做文字本身对注释。
也就是说,这本书只是为音韵而生。书中部分标点是为断句诵读服务,与其他版本略有不同。
作为习茶之人,《茶经》不仅要诵读,还要去背诵,欧阳修对“计字日诵”对方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,他曾经精选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诗经》等十部书,每天熟读经典经文300字,每天背诵150字,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。
所以他说:“虽书卷浩繁,第能加日积之功,何患不至?”陆羽《茶经》一共7000多字,如果我们向欧阳修学习,哪怕降低一点难度,每天熟读200多字,分三十多天读完,每天背诵100多字,可在70天背诵完毕。
所以诵读经文主要在“恒心”两字,本书有鉴于此,将《陆羽茶经诵读》分为33课,每课即是大家熟读但内容,也就是说,如果你每天读一课,33天能书读好,66天能背诵完毕。我便是这么做的,与诸君共勉。
笑语香 || 2017年12月23日
记住最美时刻
图/诵读会成员合影
为了不让失落的灵魂不再孤单,也为了众多诵读爱好者拥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,希望每一个爱好诵读者在诵读世界里拥有一时的自足。
陆羽《茶经》注音版
陆羽在唐代是位音韵学大家,《茶经》是一本音韵极美的著作,读起来像《诗经》又如汉赋一样美,本书从读音与断句入手,花很多时间去校正一个字的读音问题,一段文字的断句,都是为了让《茶经》读起来更有韵。
>>>推 荐
言茶者莫精于羽,其文亦朴,雅有古意。中国唐代煮茶法、宋代点茶法、明清泡茶法均以陆羽《茶经》为根本。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(每一本书都有老师亲笔签名)。
v